对所有企业而言,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数据泄漏所带来的危害都是巨大的。2011年4月索尼公司的数据泄露事件直接造成奥地利、德国、荷兰和西班牙的10700张借记卡记录失窃以及12700张非美国信用卡或借记卡号码被盗。索尼自身也为此遭受10亿美元以上的损失。索尼事件为企业敲响了警钟,2012年IDC的调研报告显示有41%的企业非常担心数据泄漏,并将预防数据泄漏做为企业安全的一个首要目标,这明确意味着数据安全市场需求将逐渐增长。
从国内数据防泄密的起源看,数据防泄密的最初需求出现在制造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制造业经历了一次“甩图纸”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逐步普及催生了设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相关的加密技术和产品由此应运而生。由于国内外企业对数据防泄漏需求以及安全厂商们提供的技术等差异,国内外厂商解决方案的侧重点也完全不同。
国外厂商提供的方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审计预警,它主要依靠内容识别技术和检测能力,试图帮助用户区分数据的类型,并告知敏感信息存放的位置以及所处的状态,以提醒员工避免将敏感信息外泄。而国内产品往往是帮助用户对有关数据进行强制加密。
关注点的不一致导致了目前市场上形成的两大阵营:基于文档加密和权限管理技术的国内厂商阵营,如:华途软件、亿赛通、明朝万达等;基于内容识别和检测技术的国外阵营,以赛门铁克、Websense为代表。虽然技术上的融合趋势已经出现,但这两个阵营还将在较长时间内长期共存。单以国内市场而言,在国内数据防泄漏厂商中,华途软件虽然并不是最早涉及数据防泄漏领域的企业之一,却依靠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及精确的市场定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以后来者之姿稳居“第一梯队”交椅。
目前,数据加密相关开支并不是大多数IT部门的预算首选。但是,华途软件数据防泄漏专家认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迫切需求会让文档加密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需求,数据加密也将随之成为一项需求最大的技术之一。而根据IDC的预测,未来几年,工作站加密市场的增长将超过50%,市场价值将从2012年的5.56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8.66亿美元。2013年,数据保护成本将首次超过20亿美元,到2016年将超过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