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规避商业市场中机密商业信息泄密
来源:狼烟科技 新闻类型:防泄密系统 日期:2014-10-15 浏览:1321次[小中大]
2010年底,苹果iPad2还没上市,市面上的山寨版iPad2保护套已经铺天盖地,甚至美国CES展都能见其身影。直到2011年6月,苹果iPad2保护套泄密案才得以告破,始作俑者竟是苹果产品外壳生产商富士康的内部研发人员,两万元的利益诱惑直接导致了206万商业研发成本的损失。
近年来,随着商业流通性的日益频繁,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增值,商业泄密案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5年的深圳华为员工窃密案致使华为损失 1.8 亿元;2006年的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被窃密案造成经济损失1782万元;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设计图纸被离职员工窃取案造成逾 3000 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2009年7月世界第二大矿业公司澳大利亚力拓公司的跨国商业间谍案中,当事人因组织泄密工作获得9218万元的非法收入,此次泄密事件导致中国钢企集团的损失高达7000亿元……
铁的事实,血的代价。庞大的经济损失背后,暴露的是中国企业内网信息安全管理的意识淡薄和机制缺失,如何规避商业市场中涉及重大机密的商业信息泄密,成为中国管理者亟待正视和解决的课题。
事实上,富士康集团与企业员工都签有“诚信廉洁暨智慧财产权约定书”,对员工的保密义务有详细的规定。但是,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这份约定书还能起多大的效用却不得而知。企业对商业机密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无形的文本约束和事后的法律追究上,而应该把精力放在事中的实时管控中,利用专业的技术策略,将保密措施落到实处,及时发现并制止侵权行为,用“技术化管理”武装企业运营,防微杜渐,从源头上解决企业机密外泄问题。
从富士康泄密案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泄密者是通过U盘拷贝将iPad2平板电脑后壳的3D数据图档秘密带出公司的,这是企业机密外泄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也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典型数据安全威胁。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植入内网信息安全软件,对信息安全进行直接管理。由昆明狼烟技术研发的是全面型的信息管控产品,从聊天软件、邮件、网页等常规网络出口,打印机纸张出口,传真机出口、USB外接存储出口等环节实施管控,通过甄别、过滤、授权等举措,规范上网行为,能最大程度的解决企业机密外泄的问题。
企业商业机密外泄,“内鬼”固然难逃罪责,但相比之下,企业内网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设意义更显重要。昆明狼烟技术的信息安全专家提醒广大企业:要想解决企业商业机密外泄,不让“祸起萧墙”再度上演,在加强商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宣传的同时,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强化企业内网信息安全管理,预治结合、双管齐下才是保证内网安全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