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超过62%的企业曾发生过泄密 【昆明狼烟科技】
(1)商业秘密往往包含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近年来商业秘密纠纷案件却在不断增长。日前,我们从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和智拾网联合主办的“企业合规法律实务论坛”上获悉,超过62%的企业曾发生过泄密,2015年起,商业秘密纠纷在不正当竞争案件中已占据较大比重。据了解,本次论坛聚集了多位精钻企业合规领域的资深律师,以及各大企业高管人士、法务代表等100余人,共商时下最热合规问题,谋求企业合规发展之路。
(2)2010年,“力拓案”牵出钢铁行业铁矿石贿赂链,仅2009年就导致20余家钢铁企业多支出预付款10.18亿元。该案主犯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胡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两罪并罚处有期徒刑十年。今年,华为消费者终端业务6名前研发人员又涉嫌侵犯商业秘密,已被刑事拘留。张怡律师指出,从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11-2016)来看,2010年-2014年,不正当竞争案件中商业秘密纠纷的比重持续增长,2015年起,商业秘密纠纷在不正当竞争案件中已占据较大比重。据统计,有超过62%的企业曾发生过泄密。而包括富士康、苹果、华为等知名企业都成为了商业秘密泄露的受害者。
(3)泄密主要通过内部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后出卖给他人、个人入股或自立门户。或者内部人员在发表论著、公开演讲、广告宣传、接待外部人员时无意泄露商业秘密。以及外部机构通过利诱、强迫等手段从相关人员处获取商业秘密;通过商业间谍手段埋伏在企业内伺机窃取商业秘密;以虚假联营、虚假意向合同、虚假座谈、虚假交流等虚假合作的形式窃取商业秘密;通过窃听、偷拍、电脑破解、网络攻击等技术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等。
(4)这些企业被泄密主要由于没有系统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被泄密的企业往往不清楚商业秘密的具体界定方法,保密规定、协议不具有操作性,同时缺乏证据意识,涉诉时举证不能导致败诉。为此,她建议企业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通过编制保密手册,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级别、保密期限,同时建立企业员工管理体系以及参观访问、外部合作等专项制度。就目前来看,健全制度、建立企业员工管理体系、建立专项制度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想要有效保护自己的核心数据,还需加强“事前防御”的手段,启用有效的解决方案。
(5)昆明狼烟网络科技限公司,为企业打造了一款防泄密整体解决方案。以数据安全为核心,产品涵盖数据安全、移动安全、存储安全及数据加密应用技术,助力企业解决大数据安全与资料管理难题;构建安全、高效的信息化办公环境。